机械制图课程的创新
机械制图传统课程安排的分析
大多数高校的《机械制图》教材是分为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和AtuoCAD三大板块,其中画法几何占整个学时数的比重比较大。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三部分的内容是逐步完成的,也就是说,先要讲完画法几何的内容,然后再依次将后两部分内容。这样设置课程的原因在于,传统教学方法认为画法几何是基础内容,理论基础扎实后续课程才会学得好。而事实上,经过对毕业生的调研后发现,在企业中应用的比较多的往往是零件图、装配图与AtuoCAD部分的内容。同时,传统的教学安排中组合体视图部分所采用的教具是模型、挂图、多媒体图片,这些教具有其很大的局限性。例如模型数量上、形状上的局限,图片无法转换角度的空间视觉局限等等。
机械制图课程的创新
将画法几何部分原有课时压缩,将画法几何中的一部分内容移至后续课程之中,将此部分与后续课程结合讲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充分结合。例如:将补画三视图的内容利用CAD软件讲解,CAD软件有极轴功能,将极轴打就很容易找好相应的投影关系。也可以将比较难绘制的轴测图放在CAD中讲解。在CAD中画椭圆比较方便,只要打开正交模式,设置等轴测追踪,等轴测图很好绘制。在课程之初,不在直接为学生讲解各种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理论性太强,内容琐碎繁多。很容易在一开始就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再起初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将CAD软件带入理论课堂,利用CAD软件的建模功能讲解基本几何体、组合体等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直观感受立体的外形,而且还可以利用软件的刨切功能看到立体的内部结构。我们甚至可以再讲模型立体的同时,将后续的零件图逐步渗透给学生,这样一来在学习后续课程时,学生已经建立较好的空间立体感,对后续课程的掌握极为有利。利用CAD讲解的好处不仅仅表现在建立空间立体感这一点上,学生无形中就会对这类软件十分感兴趣,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感兴趣必然会转化为日后学习软件过程中的主动学、自觉学。另外传统教学的理论性比较强,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在一节课上全部集中。CAD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形态多变、色彩艳丽、动手与动脑结合紧密等特点,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增加,自然会集中注意力听讲。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将国家标准的内容不知不觉的渗透给学生。例如:在绘制CAD图形时,我们就会告知学生粗细线条的宽度、图框的大小、标题栏的位置以及规格等等。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在后续的零件图或装配图绘制的过程中再着重强调一下,学生就可完全掌握。
机械制图教学方式的创新
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安排的创新的内容中,我们已经收到了第一种教学手段的创新方法,即将CAD软件引入课堂,我们称之为“直观教学法”。走出课堂。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工学结合,教育目标是培养优秀的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性人才。实践证明,大多数课程仅仅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是不可能收到良好效果的,必须通过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因此,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都针对各个课程开设了专门的实训内容基地。我们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场所搬出课堂,搬到实训基地,甚至搬到工厂。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图样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制图课的热情,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在车间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所加工出来的零件,并将这些零件带回课堂。将其作为学生下一步要绘制的对象。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设备的创新一.机械制图模型,机械制图陈列柜概述
《机械制图》示教陈列柜是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专、职工中学、电视中专、职业高中机械类专业的制图教学,亦可供其它相近专业使用或参考。为突出培养学生画图能力和看图能力这条主线,对机械专业学生理论学习,使用范围增强认识,加深理解,本陈列柜是一套提高教学质量的理想设备。
二.机械制图模型,机械制图陈列柜配置如下
序号与名称 |
陈列柜内容 |
第一柜:制图基本知识与工具 |
1、罗马数字示列,2、阿拉伯数字示例,3、拉丁字母示例,4、标题栏、明细栏,5、比例,6、字体(GB-T 14691—93)基本要求, 7、长仿宋体汉字示例, 8、图纸幅面和尺寸,9、图框格式,10、三角尺,11、三棱比例尺,12、圆形量角器,13、多功能模板,14、圆规 |
第二柜:点、直线、平面投影 |
1、点的三面投影,2、一般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3、线段实长和倾角α,4、垂面侧 ,5、水平面 ,6、斜投影与正投影,7、直线的迹点,8、平面投影的特性,9、迹线平面,10、中心投影法,11、点在直线上的投影特性,12、线段的投影特征,13、四个分角中点的投影 |
第三柜: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
1、直角投影定理,2、相交两直线的投影,3、利用投影的积聚性求直线与平面的贯穿点,4、用辅助面法求直线与平面的贯穿点,5、利用投影的积聚性求两平面的交线,6、平面迹线作法,7、正垂面上圆的投影,8、立体表面上的直线和投影的相对位置分析,9、交叉两直线的投影`,10、相交两直线的投影特征,11、用辅助线法求直线与平面的贯穿点,12、求两个一般位置平面的交线,13、平行两直线的投影, |
第四柜:投影变换 |
1、投影变换的两种基本方法(换面法),2、投影变换的两种基本方法(旋转法),3、点绕正垂轴旋转,4、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新投影面垂直线,5、将一般位置直线旋转成投影面平行线,6、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新投影面的平行线,7、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新投影面平行面,8、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新投影面垂直面,9、将正垂面变换成投影面平行面,10、点的二次换面,11、投影面平行线变为投影面垂直线, 12、求A点到P平面的距离及A点对P平面13、所作垂线的垂足K, 14、用二次换面法画组合体视图 |
第五柜:曲线与曲面 |
1、曲面立体的两面投影示例(斜置的圆柱),2、曲面立体的两面投影示例(斜圆柱),3、曲面立体的两面投影示例,4、曲面立体的两面投影示例(左上角有四分之一圆柱槽的四棱柱),5、曲面立体的两面投影示例(斜置的圆锥),6、曲面立体的两面投影示例(斜圆锥), 7、曲面立体的两面投影示例(上下倒置的圆台),8、曲面立体的两面投影示例(有半个圆台槽的半圆柱),9、曲面立体的两面投影示例(有半球槽的圆柱体),10、曲面立体的两面投影示例(组合回转体示例一),11、曲面立体的两面投影示例(组合回转体示例二),12、连杆头部的截交线,13、铅垂面堆切圆球的截交线投影,14、曲线形成,15、空间曲线,16、回转曲面的形成及投影,17、锥面,18、柱状面,19、锥状面,20、圆柱螺旋线,21、圆锥螺旋线,22、单叶双曲回转面,23、圆环面的形成,24、顶针的截交线, |
第六柜:截交相贯 |
1、半圆球切槽的投影,2、缺口三棱锥,3、圆柱开槽的投影,4、开槽空心圆柱的投影,5、求截交线2件,6、镗刀杆头部的投影,7、接头投影,8、千斤顶盖投影,9、相惯线的剖面5件, |
第七柜:相贯线 |
1、正交两圆柱相贯线,2、正交两圆柱相贯线,3、用球面法求圆柱与圆锥的相贯线,4、两正交圆柱的相贯线,5、圆柱上钻孔及两圆柱孔的相贯线,6、圆柱上钻孔及两圆柱孔的相贯线,7、两偏交圆柱的相贯线,8、圆锥台和半圆球的相贯线,9、圆柱和圆锥正交的相贯线, 10、斜交两圆柱的相贯线,11、圆柱与圆锥正交,12、作轴线不相交、直径不相等的两圆柱的相贯线,13、圆柱与半圆球相交,14、相贯线的特殊情况2件,15、圆柱、圆台和圆球的相贯线, |
第八柜:表面交线 |
1、柱的投影与表面上取点,2、锥的投影与表面上取点,3、棱柱的投影与表面上求点,4、体中面的分析,5、球投影和表面上取点,6、环投影与表面上的取点,7、用垫圈的投影,8、锥的投影与表面上的求点,9、面交线模型22件 |
第九柜:组合体 |
1、齐平处不画线,2、形体相贴,3、相交处应画线,4、相切处不画线,5、轴承座,6、轴承座,7、轴承座,8、支座,9、支架,10、轴承座,11、拨叉,12、斜剖视图,13、支座,14、支座,15、支座(4件) |
第十柜:机件表达方法 |
1、六个基本视图的规定配置,2、压紧杆的局部视图,3、支架的视图,4、旋转视图,5、视图,6、局部视图,7、视图,8、移出剖面视图,9、半部视图,10、重合剖,11、简化画法(3件),12、复合剖的全剖视图(2件),13、旋转剖的全剖视图,14、复合剖,15、全剖视图,16、复合剖,17、斜剖视图18、斜剖(2件),19、阶梯剖(2件),20、阶梯剖的全剖视图,21、剖面(2件) |
第十一柜:零件图 |
1、柱塞套,2、泵轴,3、端盖,4、托架,5、箱体,6、蜗轮减速箱体, 7、阀体,8、法兰盘,9、圆锥管,10、缸体,11、手轮,12、轴架,13、支架,14、车床尾座空心套盘 |
第十二柜:零件图、齿轮、键、弹簧 |
1、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圆锥齿轮传动,3、蜗杆蜗轮传动,4、渐开线花键联接画法,5、普通平键,6、半圆键,7、圆柱销,8、泵轴,9、泵体2件, 10、压缩弹簧,11、拉伸弹簧,12、扭转弹簧,13、壳体,14、支座 |
第十三柜:装配图表达方法 |
1、球阀(2件),2、机油泵,3、齿轮油泵(2件),4、铣刀头(2件), 5、油泵1(2件),6、油泵2(2件), |
第十四柜:装配图读图 |
1、滑动轴承,2、齿轮泵,3、旋塞,4、杠杆,5、微动机构,6、机用虎钳, 7、台虎钳,8、减速器 |
第十五柜:标准件 |
1、加工内螺纹,2、螺纹联接的画法,3、螺栓联接,4、螺钉联接,5、双头螺柱联接,6、六角头螺栓,7、双头螺柱,8、开槽圆柱头螺钉,9、开槽沉头螺钉,10、开槽盘头螺钉,11、开槽平端紧定螺钉,12、Ⅰ型六角螺母, 13、平垫圈,14、弹簧垫圈, |
第十六柜:习题模型 |
共: 35件(包括;支座、相贯线、轴承座等) |
注:柜上玻璃属易碎品,由需方单位自配;